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校园文化专栏

童心教育
时间: 2020-10-28

童心教育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创建方案

实施背景:

1.实施童心教育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要求我们依归“童心”,帮助学生“人人成才”“个性扬长”。

2.实施童心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坐落于魅力古镇杨柳青镇内的一所百年学府。百年文化积淀与现代教育改革,使学校逐渐蜕变成一所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相交融的学校。古镇的腾飞,西青的发展需要这艘古老而充满生机的航船以童心的状态焕发对教育的热爱之情,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再创辉煌。

3.实施童心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下的小学儿童教育,由于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把儿童当成“小大人”,造成儿童独立生命价值和儿童生活的缺失。小学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和精神构建的奠基阶段,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儿童的样子”,实施对儿童的教育。

综上所述,为引领学校科学发展,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我校在“杨艺潇”学校品牌和“给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的办学理念基础上提出了“童心教育”。

童心教育内涵界定:

何谓童心?“童心就是人生命之初美好、珍贵的自然状态,是纯洁、善良的赤子心,是对人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辞海》解释:“儿童的心情,孩子气。”明代思想家李贽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又云:“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童心教育就是依据儿童成长的生理和心理规律,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还学生以童真童趣,使学生在欢乐幸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总目标:

“童心教育”的目标是让百年老校基于师生的发展需求,点燃童心人生,使学生博采众长,个性扬长,健康成长;使教师崇教厚德,快乐同行;使学校呈现厚重的人文底蕴,充满活力,成为师生的家园、乐园。

童心教育的八大维度:

1.办学理念:给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所谓健康的童年,就是要让孩子们在童年健康成长、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并为将来的终身发展奠基。所谓快乐的童年,就是要让孩子们在童年快乐学习、快乐健身、快乐活动、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2.学校品牌:杨艺潇 

“杨艺潇”是“杨一小”的谐音,是一小学生形象的代表。杨杨、艺艺、潇潇分别被设计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男孩、女孩、鸽子,这是在杨柳青年画人物的基础上设计的,体现了学校的地域特色。我们赋予了它内涵。“潇”是潇洒,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一小能激扬天性、收获快乐。根据鸽子的习性,我们赋予了鸽子潇潇良好的学习、纪律、卫生、文礼等方面的道德品质,号召全校学生学习鸽子的好品质,争做“杨杨、艺艺”式的好少年。

3.校训:同心 爱心 真心 开心,以这三个理念共筑师生精神家园

赢在同心—让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家校之间都能换位思考,协力合作

胜在真心——真心为师生着想,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学生实施个性扬长教育

效在开心——自我完善、实现价值、体验幸福

4.校风:博学雅行 乐学求索

传承吸收古今中外的知识,形成稳重合宜的举止形态;保持童心不断求知,展露奋进向上的精神面貌。

5.教风:崇教厚德 快乐同行

崇教厚德——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行为的示范者

快乐同行——教学相长、和谐教育,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同行者  

6.学风:健康长 踏实学 痛快玩

健康长——自主管理,健康成长

踏实学——乐学善思,博采众长

痛快玩——玩中长智,个性扬长

7.校徽:

8.校歌:《我们的校园蓬勃向上》

杨柳青青,书声琅琅,我们的校园蓬勃向上蓬勃向上,辛勤的汗水浇灌花儿开放,谆谆教导洒下雨露阳光,博学雅行乐学求索校风牢记心上,今天是一株小树,明天是祖国的栋梁。

播种希望,放飞理想,我们的校园蓬勃向上蓬勃向上,队旗飘飘伴少年茁壮成长殷切希望为小船儿引航,同心真心天天开心校训牢记心上,今天是一粒火种,明天是火红的太阳。

具体措施:

一、童心德育

小学阶段是“童蒙养正”的关键期,这时的养正即正心、正德、正行、正性。

(一)正心——以书香教育润童心向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我校以书香教育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首先,保证人均书目:开放图书室、设立班级图书角、辅以流动图书站(联系区图书馆定期支援图书,保证更新快、种类多,让学生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书目)。

其次,固定晨间诵读、午休阅读(辅以听广播、看视频,如《中国德育故事》)、路队走读的时间形式。

第三,丰富内容,规范选—读(摘录)—讲(好书推荐会、诵读比赛)—演(课本剧表演)—评(征文、读后感)—画(配插图)—著(现场作文大赛、诗歌、童谣创编)书的流程

第四,创编杨艺潇校报、广播渲染爱书用书的氛围,每学期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

(二)正德——以感恩教育塑道德纯正

我校以感恩教育触动学生灵魂并细化为三心教育,分学段定位结合节日开展。

低年级定位“孝心”,让学生热情、乐观,有显示爱的能力;

中年级定位“关心”,让学生同情、宽容,能胜任工作;

高年级定位“忠心”,让学生正直、负责,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三)正行——以养成教育促行为端正

古人说:“养其习于童蒙”,我校以养成教育让学生终生受益。

1.校本开发,引导养成

分学段开发《杨艺潇好少年》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围绕《守则》《规范》,低年级编写童谣、儿歌;中年级选取童话、寓言、成语、历史故事;高年级择选美文、散文、中外名著节选。低年级以本校学生为演员配插图,中高年级搭配精美插图。

2.营造氛围,熏陶养成

1)让标语提示:楼梯口、走廊、厕所、垃圾箱······随处都有“温馨提示”。

2)让墙壁说话:利用每层楼的楼道两侧,分四个版块布置。

一侧以年级为单位设计“明理”“诠爱”两个版块,分别布置“做人为师”及“杨杨艺艺告诉你——养成教育”展板,后者从《杨艺潇好少年》校本教材中择取内容。

另一侧以班级为单位设计“激励”“展示”版块,分别布置“杨杨艺艺式的好少年”及“作品擂台”展板。

3)让楼梯熏陶:将国学经典、百科知识布置其上,通过“更上一层楼”,让学生每一步都有收获。

3.过程管理,规范养成

(1)遵循每月一主题落实、每周一重点细化的德育链条反复强化。

(2)从坐、立、行、走、言五方面反复训练。

(3)管理由他律到自律分年级逐步过渡。低年级以教师监管为主,学生自我管理为辅,重点传授学生方法;中年级教师监督指导,逐渐放手,向学生自我管理过渡;高年级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抽查为辅。

(四)正性——以艺体教育孕生活雅正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我校以艺体教育培养学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提升生命质量。

1.以动静态结合、中西文化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博采众长

我校选定了四种项目:一画、一舞、一器乐、一运动

开设《杨柳青年画》及《杨柳青年画娃娃舞蹈》校本课程,以文化育德的理念让百年老校通过传承优秀的地域民俗文化实施“有根的教育”。

开设口风琴、管弦乐团,组建田径队、球类社团实现古今艺术的融合,中西艺体的碰撞,使百年老校焕发新的光彩。

2.以金字塔的培育方式让学生个性扬长

夯实塔基——编入课程全员普及

塔中培养——兴趣选拔社团集训

塔尖展示——培优拔尖竞赛扬长

二、童心教学

我校落实三级课程管理,构建激发童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以“童心教育”理念统整“三级课程”

认真落实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形成整合互补。建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进,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课程体系。积极探究课程功能。教师要倾听童心,保持童心,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让孩子们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下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使童心教育理念课程化、校本化

1.开发国学教育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以《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论语》为内容。

2.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千年古镇,百年一小》。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以杨柳青历史事件、传统游戏、地方特色、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大头娃娃舞、百年校史为主要内容。

3.设置《杨艺潇好少年》养成教育校本课程。

(三)构建“童心教育”课堂文化

1.童心课堂内涵

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状态,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情境,把属于儿童的生活、幸福还给儿童。

童心课堂是真实、智慧、生命、快乐的课堂。童心课堂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关注个体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差异的基础上,进而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让每一位师生在课堂上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升生命质量。

2.童心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

以激趣引情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探究质疑、合作交流互动点拨、巩固练习强化关键、总结提升拓展延伸五环节构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3.童心课堂推动策略

通过童心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育叙事撰写、教学观摩活动、小课题研究使课堂文化真正转化为教师的精神生活和教学行为习惯。

1)教师培训提升素质

采取与书本对话,与课标、教材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方式达到专业共生,为生命课堂、生本课堂的实现提供保障。

2)课题研究实践探索

在市“十二五”科研中分学科立项。语文学科《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立项,创办了年级阅读报《半亩方塘》和班级阅读报《小荷才露尖尖角》。

数学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立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给学生想象、动手、探究、展示和应用的空间。

英语学科《新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改变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熟悉的电子邮件、QQ群、空间、YY语音等新兴媒体,在网络上进行知识沟通和共享,质疑和探讨。

三、童心教师

朱永新认为:“没有教师的快乐,永远不会有孩子的快乐。”“童心教育”要指导教师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在工作中实现职业价值,体验到成就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自我完善,体验到幸福感。用快乐的心态教育儿童,用快乐的情绪感染儿童。

(一)指导工作,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

完善并落实五种机制,即:

1.规划定位合理化——以“学历提高、职称晋升、学科技能提高、新教师成熟、骨干教师成长”等等为内容,指导教师“量身定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书》

2.培训引领层次化——职业观培训、道德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

3.制度约束人性化——绩效工资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师德评估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教师奖励制度等

4.评价激励多元化——“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艺体竞赛指导奖”“老年敬业奖”“全勤奖”“特殊贡献奖”“后勤服务奖”“优秀年级组”等。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丰富生活,涵养教师的高雅情怀

1.两种途径让教师获得教育素养

1)读书

教师是教书匠,教师读书之价值,是让教师成为教师。

规定书目——

贴地而行:读教育行为指导之书,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同行建议、名师设计

择高而立:读教育理论提升之书,理论研究论著、论文,卢梭的《爱弥儿》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居外而观:读教育视野拓宽之书,涉猎与专业无关的科学人文、哲理小品、生活趣闻、情感美文等;

保证时间——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有保证的读书自修时间,每天中午,周四下午图书室固定面向教师开放;

做好评价——在校报中设立“妙笔生花”版块展示教师文笔;制定《教师发表文章奖励办法》;举办“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评选“书香教师”。

2)写字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教师的素质提高是关键。我们将强化“三笔字”,要求教师每周练一页硬笔字,写一板粉笔字,书一贴毛笔字,以年级组为单位自评,优秀作品在楼道内展评。

2.三种平台让教师的人生更加丰润

教师要留份童心给生活,留点童心给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态面对学生。

1)教师工坊                                                                                                                                                                                                                                                                                                                                                                                                                                                                                                                                                                                                                                                                                                                                                                                                                                                                                                                                                                                                                                                                                                                                                                                                                                                                                                                                                                                                                                                                                                                                                                                                                                                                                                                                                                                                                                                                                                                                                                                                                                                                                                                                                                                                                                                                                                                        

概念:以教师的名字命名,以服务教育教学,丰富师生课余生活,自我创意为宗旨,同时承担对外交流展示的任务。目前正在策划如杨柳青年画、烫烙葫芦等教师工坊。

2)“童心不老”俱乐部

为提升教师品位,随时开放东篱、丹青室、品茗苑、兰亭社等休闲空间;

为鼓励教师健身,要求教师每天和学生一起参加阳光大课间,每周四下午放学后分成球类、跳绳、暴走、瑜伽、健身操等健身小组;

为培养教师爱好,组织合唱团、模特队、骑行队、美食家等兴趣社团。

每周四活动,每个老师参加一项,工会负责组织评优。

3)“童心飞扬”教师沙龙

仪式涵养——为凝聚师心,我们通过组织师徒结对子、教师退休、教师节奖励、入党、爱心募捐等仪式涵养师德;

活动激情——组织技能比武、师德演讲等竞赛,教师节、元旦等节日搞联欢庆祝,展示教师活动成果,激发情感。

四、童心学生

《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童心教育以游戏者、生活者、学习者为支点,为学生搭建人生成长的三脚架。

(一)满足学生“长”的需要,做生活着的生活者

要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执行《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通过校园小岗位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学习生活、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通过体艺2+1项目、阳光课间、心理辅导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发展学生“学”的动机,做学习着的学习者

学校要引领师生建立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关系,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童心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制定《课堂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主体性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独立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保留学生“玩”的兴趣,做游戏着的游戏者

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学生是游戏着的游戏者。学校要依归儿童的这种天性,让其在玩中长智。

首先,让学生有玩的时间。规定一大一小两个“半”游戏活动时间:每天下午的课间操组织半小时的小型游戏;每年六一儿童节组织半天的大型游戏。此外,以社团为载体,以艺术节、体育节等为契机,为学生提供边玩边学习,边玩边展示的机会。

其次,以“寓教于乐”的理念统筹教育教学。把创设“杨艺潇”品牌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和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评优表彰、社团实践等多项工作整合。将争得“杨艺潇”储蓄币,争当“杨艺潇之星”作为中心环节,通过“每日颁发、每周表彰、每月总结、每学期评优”让每个学生个性扬长。

五、童心校园

以学生为本,遵循系统性、安全性、教育性、超前性等原则,创设品位高雅、充满童真童趣、富有人文、本土气息的校园环境。

(一)设计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变

1.     每一处都有味道、有说道

在视觉上:选取年画中的基色“绿”色为主色,来体现杨柳“青青”,希望百年老校长青不败。融入教学楼外立面、内墙面、室内室外及校徽、墙裙、窗帘等细节设计。

在听觉上:用世界名曲、民族乐曲制作学校铃声陶冶高尚情操,播放《校歌》《快乐歌》《幸福拍手歌》等少儿歌曲营造快乐氛围,音乐课上老师向学生介绍感知。

2.     每一点滴设计都切入灵魂

铭记校史:在校园南侧建浮雕墙,由百年回眸、蒸蒸日上、发展无限、长河寻宝、迈向未来五部分组成。建设校史馆,陈列展示学校老物件、办学历程、时代面貌及教育教学成果。

传播文化:以三风一训、理念标语等进行通识凝聚;以杨柳青年画、剪纸等地域元素进行装点布置;在校园内矗立杨艺潇青铜色雕塑;设计在不同场所、着不同服装、呈不同姿态的杨杨艺艺标牌,用于各种场所的文明提示。

(二)设施由满足教育实施向满足生命需求转变

1.保障生活需要:教室内安置学具柜、生活柜,增大桌椅的使用空间,投影仪旁安装遮光的窗帘,雨雪天在教室外摆放装伞的桶等等;楼内设学生卫生间,安放冷热水、温水分开的饮水机,角落设休闲交流区、读书区、信息发布区办公区设接待室等;校园内增加体育健身设备。

2.满足情感需求:为体育教师配备扩音器;以指示牌、标识牌、班级牌等方便家长来访;用校园电子屏及时公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剪影、通知、师生荣誉、作品等便于家长知晓;设立校长信箱接受家长监督等。

总之,童心校园要让学生有奔跑、呐喊的空间,有休憩、交流的场地,入目是缤纷的色彩,感受到四季的变化,童年的快乐。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要感知学生的快乐,就要共同拥有童心。儿童拥有童心可爱,教育拥有童心可贵,童心教育将让师生更加幸福。

杨柳青第一小学